分享大家——治未病先要知未病

浏览量:280
创建时间:2019-06-05 10:02

分享大家——治未病先要知未病

 

  治未病先要“知未病”

“治未病”是一种思想,最初来源于中国古老的医书《黄帝内经》,治未病思想的核心是要时刻重视和维护人身的真阳元气。

1559372149(1)

  一、治未病思想的源流

  在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篇中,介绍了春夏秋冬四气的特点,并教导人们相应的“养生、养长、养收、养藏”的方法,继之,又告诫人们违反四时之气将会导致的不良后果,最后,解释导致不良后果的原因,直译成白话文如下:

  “四时阴阳的变化,是万物生命的根本,所以圣人懂得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(因为春生、夏长的特点,使人身阳气消耗过多,所以春夏要注重养阳),在秋冬季节要注重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(因为秋收、冬藏,“无阴则阳无以附”,会使人身阴气消耗过多,所以秋冬要懂得养阴),这是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。如果遵循了这个规律,人就能和世间万物一样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,就会戕伐生命力,破坏人身的真阳元气。

  因此,阴阳四时是至要的根本规律,是生死存亡的根本。违反了它就要发生灾害,遵循它,则苛疾不起。这样才能算是懂得了“道”的规律。“道”的规律只有圣人能够始终如一地实行,平常人却要随时提醒才会去做”。

  在结尾部分,总结了“治未病”最著名的话:“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,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,反顺为逆,是为内格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?”这就是“治未病”思想的最初来源和确切记载。

  二、治未病的真实涵义

  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记之:“问曰:上工治未病何也?师曰: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…….。”

  而程云来在《金匮要略直解》中说得更明白:“治未病者,谓治未病之脏腑,非治未病之人也。”由此可知,治未病不仅只是局限在“病”的范围内。

  要知道,在疾病的传变规律中,虚证不会相传,实证才会相传。只有真正理解了医圣的良苦用心,在治病过程中才不会犯“虚虚”、“实实”之戒。

  如果人身某一脏腑已经受邪,也就是“已病”。已病脏腑的功能会出现紊乱,气机会出现失调。按“五行”传变的规律,已病的脏腑会将邪气传向相应的脏腑(未病之所),这就是医圣为什么见“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”的真正涵义。

  如果人身的真阳元气充足就不会受邪,即使邪气入侵,也会被真阳元气及时祛除,人体哪来的疾病!这就是《黄帝内经》所云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的深刻内涵。这里的“正气”指的就是人身的真阳元气。

  作为一个医生,我们必须要清楚人身的“正气”或是“真阳元气”永远没有多余的道理,只会因某些内在、外在的因素而出现不足。人身真阳元气不足的地方,邪气就容易聚集(所凑)。日常生活中,起居无常,饮食不节,长期心情郁闷,房事过度,欲望杂念过多……等等,这些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人身“真阳元气”直接受损的真正原因。许多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病其实质就是人身的真阳元气严重受损,导致邪气聚集,人体脏腑功能发生紊乱,气机出现失调。到这个时候才想起真阳元气的重要性,才想到要去调整治疗,不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讲的“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”不也太晚了吧!

  所以,高明的医生在治病过程中,其本领不止在于消除患者的症状,更主要的是要使患者的病情不加重或不复发,其关键就在于医生在治病过程中是保护了患者的真阳元气还是攻伐、耗损了患者的真阳元气。治疗过程中,只有通过不断的治理调节,使人体各脏腑、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,气机升降出入顺畅,人身的真养元气最终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和保护。

  要使患者的真阳元气得到不断的补充和维持,单靠医生的诊治还不行,更多还是患者自身的问题。其中,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重要。医生只能向患者提出忠告和建议,至于能不能做到,完全就取决于患者了。这就是为什么慢性病“三分靠治,七分靠养”的道理。

  现如今,医学的现状大多数都是竭力使用各种违反人体规律的手段,甚至是对抗性的治疗手段来治疗“已病”的脏腑,来消除各种症状和不适。而不懂得顺应“道”的规律来治理调节人身“未病”的真阳元气来恢复人体各脏腑、器官的正常功能。所以导致医学分科越来越细,局限性越来越突出。社会越来越发达,治不了的病却越来越多。大多数医生又只管埋头治病,却不懂得教病人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,保护自身的真阳元气,这是“舍本求末”的治病方法。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病人诸症蜂起,越来越痛苦,医生黔驴技穷,越治越无奈!整个社会都抱怨,科技越来越发达,人的怪病却越来越多,疗效越来越差。

  总之,治未病的“未病”指的是人身的真阳元气,“已病”指的是人体各脏腑、器官功能紊乱,气机失调而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和不适。只有这样的认识和理解,才是治未病全面深刻的含义。

  怎么样来保护我们人身的真阳元气呢?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中说得很明白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这也是养生原则的总概括。

  三、评价治未病的根本原则

  1948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为健康提出的定义是“健康,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,而是身体上,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。”1990年,又进一步对健康的定义作了补充:即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健康,心理健康,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,为什么加入“道德健康”的内容?其核心是“养心”,其主要是“恬淡虚无,精神内守”,其具体做法是通过加强思想的修养,使思想、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,有效戒除不道德的习气,从“因”上避免不道德行为现象的发生,从而实现自身和谐及家庭和谐。自身和家庭都和谐了,社会就会和谐,社会和谐了,整个人类就会和谐,这就是“治未病”思想的升华。

  黄帝请教他的医学老师,问今时之人身体为什么垮得这样快?

  岐伯在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中回答说:“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”身体衰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对调养方法的无知,直接戕伐了人身的“真阳元气”。

  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治病必求于本,故积阳为天,积阴为地,阴静阳躁,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,阳化气,阴成形。”这里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的“本”,就是指“阴阳”。而依据“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”的理论,则充分说明了阴阳之中“阳”是主导,“阴”是随从的关系。“阳”的主导,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就是指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—“真阳元气”。

  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刚死不久之人的区别,不是在于身体内糖、蛋白质、脂肪和各组织器官缺少多少。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活人有“真阳元气”在维持和运行着整个身体,而死人却没有,因此才会出现“神去则机息,气止则化绝”的死亡现象。

  《易经》云:“天下事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。”现如今“治未病”方兴未艾,各种养生保健方法令人目不睱接,眼花瞭乱。衡量其是否是真正治未病措施的最根本、最有效的方法,就看这些众多的治未病方法或措施最终是维护、增强人身的“真阳元气”还是消耗、攻伐人身的“真阳元气”。那些打着所谓“治未病”牌子的养生保健方法,如果不是在维护人身的真阳元气,相反而是在抽取人身的真阳元气以满足其短暂的欲乐和兴奋,借以蒙蔽群众,牟取暴利,广大百姓还蒙在鼓里不知晓,其效果会适得其反,社会危害会很大。

 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,只有真正理解了“治未病”的深刻内涵,在今后的工作中,方向才明确,目标才清晰,用以指导人民群众的养生保健,维护百姓的健康,才会行之有效。如果违背了上述的规律和方法,而去“治未病”,其结果将是“瞎子牵瞎子”,误入深渊而不知。

收藏